新聞稿

2016-05-12
第六屆全國研究生歐盟研究論文發表會
第六屆全國研究生歐盟研究論文發表會,於2016年5月10日假臺灣大學社會科學院三樓梁國樹國際會議廳召開,為臺灣大學為5月9日歐洲日所舉辦的慶祝活動之一。本次發表會由臺灣歐洲聯盟中心、臺灣大學歐盟卓越中心及中華民國(臺灣)歐洲研究協會共同主辦,臺灣歐洲聯盟中心盟校一同協辦,為臺灣歐盟研究學子社群最重要的年度活動。從2011年開始臺灣歐洲聯盟中心與盟校共同決定,於2011年起每年與歐洲研究相關之研究所共同舉辦歐盟研究生論文發表會,首屆論文發表會於由淡江大學承辦,臺灣大學繼第三屆會議後,今年再次承辦此一盛會。

歐洲經貿辦事處馬澤璉處長(Madeleine Majorenko)親臨開幕式,並針對歐盟當前挑戰及未來發展發表專題演講。馬處長在致詞中再次肯定七校過去對提倡歐盟在臺灣能見度及深化歐盟研究的重要角色,也對於當前歐洲面臨的困境提出重要的觀察。歐盟於每年5月9日歐洲日舉行各樣的活動,不僅是為了慶祝歐洲整合所獲致的成果,更是為了提醒未來的歐洲勿忘整合的初衷。當前歐洲正面臨各式挑戰,歐債風波未平,難民議題又起,面對英國退出歐盟公投舉行在即,歐洲似乎瀰漫一股歐盟岌岌可危的氣氛,過往歐洲整合也非一帆風順,每次的危機都使得歐盟朝向更加緊密的合作。對於即將於6月23日舉行的英國脫歐公投,馬處長表示英國當然有權決定是否留在歐盟,因為這是他們行使國家主權的權利,無論最終公投結果為何,歐盟都會尊重。馬處長強調,或許當前政治人物都須回頭想想,若無當初推動歐洲整合的政治願景,就沒有今日的歐盟。

本次論文發表會共有自臺灣八所大學參與,包含臺灣大學、政治大學、淡江大學、中興大學、東華大學、臺灣師範大學、清華大學及東吳大學,兩場英文場次、四場中文場次共18篇論文。中心也邀請來自11所不同大學的18位國內歐盟研究學者及專家,給與學生就議題與論文寫作上的指導,台北市文化局局長謝佩霓亦撥冗出席發表會,針對歐洲博物館與時尚相關論文提出精闢觀點。歐洲經貿辦事處馬澤璉處長亦全程參與第一場英文場次,對於本次發表題目的深度及廣度都極為肯定。

臺灣歐洲聯盟中心蘇宏達主任表示,全國研究生論文發表會迄今已辦理六屆,依過往發表會慣例,每場次都會由主持及評審老師選出一篇最佳論文,中心將提供獎狀及獎學金以資鼓勵。從2014年開始,中心也會從當中推舉兩位同學參加於加拿大維多利亞大學所舉辦的臺加歐盟中心研究生論文發表會,希望藉此促進臺灣歐盟研究生與其他國家歐盟研究社群的交流。

本次獲得最佳論文的同學分別為,臺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陳奕安、臺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金世勛、臺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范羿霖、中興大學國際政治研究所許乃雲、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邱子容、淡江大學歐洲研究所歐盟組鮑嘉儀、臺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江軍。淡江大學歐洲研究所博士班徐彪豪則獲得博士生組最佳論文。

2016-05-05
臺灣歐洲聯盟中心跨盟校校長會議暨指導委員會
臺灣歐洲聯盟中心跨盟校校長會議暨指導委員會,於2016年4月29日假臺灣大學社會科學院四樓419會議室召開,會議由臺灣大學楊泮池校長主持,政治大學周行一校長及淡江大學張家宜校長親自出席,中山大學由黃志青學術副校長代表、中興大學由魯真國際長代表、輔仁大學由何思慎副國際長代表以及東華大學由黃翊晴副處長代表出席,七校校長及校長代表齊聚一堂,共同簽署臺灣歐洲聯盟中心各結盟學校2016-2018結盟協議。

臺灣歐洲聯盟中心緣起於2008年9月2日臺灣大學、政治大學、中興大學、天主教輔仁大學、淡江大學、中山大學及東華大學等七位大學校長於臺灣大學正式簽署意向書(Letter of Intent),同意成立「以臺灣大學為主導學校之大學聯盟」,共同爭取歐洲聯盟來臺設立「臺灣歐洲聯盟中心(European Union Centre in Taiwan)」。聯盟迄今已順利爭取兩期共7年歐盟資助臺灣歐盟中心運作。第二期計畫於2015年年底結束,但中心及盟校於同年9月順利爭取到歐盟莫內計畫經費。

本次歐盟莫內計畫在全球三千多個大學、高等研究學院激烈競爭中,臺灣歐洲聯盟中心暨盟校脫穎而出,在臺灣榮獲的十六個獎項中,囊括十三個獎項,包含卓越中心、跨國網絡、莫內講座、教學模組以及專案,全球排名第四,更在亞太地區拔得頭籌,超越地區第二名丶獲得五個獎項的中國大陸。

七校校長及代表於校長會議中一致通過七校再次結盟並簽署結盟協議,未來七校將秉持「財政獨立,合作互惠」原則,維持臺灣歐洲聯盟中心架構,繼續推動與深化在臺灣的歐盟(洲)交流、教學與研究。在隨後召開的指導委員會中,歐洲經貿辦事處馬澤璉處長(Madeleine Majorenko)也再次肯定七校過去對提倡歐盟在臺灣能見度及深化歐盟研究的重要角色,更對未來三年中心及盟校提出多元且深度的各項規劃感到驚艷,當場提議深化與廣化各盟校與歐洲駐臺辦事處的各項合作,以期促成未來臺歐間更多的交流。

臺灣歐洲聯盟中心蘇宏達主任表示,放眼世界歐盟中心網絡,臺灣七校結盟的架構仍是當前網絡中最大、也最成功的大學結盟,也是其他大學聯盟歐盟中心學習的範例,此成果實有賴於盟校間不分彼此的合作默契。儘管未來歐盟經費補助不再需要透過大學結盟架構,但在各校同意「財政獨立、合作互惠」原則下,相信七校結盟的臺灣歐盟中心定能持續扮演深化臺灣歐盟研究的積極角色。

透過與歐盟及歐洲國家交流,開拓青年學子對歐盟及歐洲的認識和對未來的想像,一直是臺灣歐洲聯盟中心及盟校推動臺灣的歐盟(洲)交流、教學與研究的思維。臺灣歐洲聯盟中心設於臺灣大學社科大樓636室。相關活動資訊,歡迎至中心網頁http://www.eutw.org.tw或中心辦公室做進一步了解。
2016-01-28
2016年區域歐盟中心研究生論文發表會,臺大蔡立欣同學獲得碩士論文組首獎
2016年區域歐盟中心研究生論文發表會於1月21至22日於泰國曼谷舉行,本次發表會由泰國朱拉隆功大學歐洲研究所主辦,為每年亞太地區歐洲及歐盟研究最具指標性的學生論文發表會。本屆臺灣代表團不負眾望,再次傳回捷報,由臺灣大學政治研究所蔡立欣同學榮獲本屆發表會碩士組最佳論文首獎,展現臺灣學生在歐洲及歐盟研究扎實的訓練。

區域歐盟中心研究生論文發表會為區域歐盟中心為歐盟研究博士生及研究生所籌辦的學生發表盛會。本次共有26位來自日本、韓國、香港、泰國、紐西蘭及臺灣的歐洲研究相關系所碩、博士生齊聚一堂,與同儕分享彼此歐洲研究相關觀點及成果。本次臺灣代表團由臺灣歐洲聯盟中心執行長鄭家慶帶領,共有三位臺灣同學出席本次盛會,分別是臺灣大學政治研究所蔡立欣、臺灣師範大學歐洲文化與觀光研究所楊謦綾以及清華大學科技法律研究所邱馨萱。臺灣歐洲聯盟中心鄭家慶執行長表示,本次臺灣學生在各場次表現優異,自然且流利的發表獲得評審們一致的肯定。

臺灣歐洲聯盟中心為持續獎勵國內研究生進行與歐盟研究相關之學術研究與發表,將於今(2016)年年中舉辦全國研究生歐盟研究論文發表會,會中將評選出優異者數名,將優先推薦參與2016年臺加歐盟中心研究生論文發表會,屆時歡迎有意發表之博、碩士班研究生踴躍投稿。

臺灣歐洲聯盟中心為臺灣大學與政治大學、中興大學、中山大學、東華大學、輔仁大學和淡江大學等六校締約結盟所成立的「以臺大為首之大學聯盟」,同時是與歐盟簽約設立之交流平台。各國中心儘管名稱稍異,但均受歐盟官方委任,為各該國社會和學界與歐盟交流合作的機制,彼此之間更串連形成了全球和區域性的歐盟研究社群。中心相關活動資訊,歡迎至中心網頁http://www.eutw.org.tw做進一步了解。

訊息來源:臺灣歐洲聯盟中心
2016-01-23
2016年區域歐盟中心研究生論文發表會,臺大蔡立欣同學獲得碩士論文組首獎
2016年區域歐盟中心研究生論文發表會於1月21至22日於泰國曼谷舉行,本次發表會由泰國朱拉隆功大學歐洲研究所主辦,為每年亞太地區歐洲及歐盟研究最具指標性的學生論文發表會。本屆臺灣代表團不負眾望,再次傳回捷報,由臺灣大學政治研究所蔡立欣同學榮獲本屆發表會碩士組最佳論文首獎,展現臺灣學生在歐洲及歐盟研究扎實的訓練。

區域歐盟中心研究生論文發表會為區域歐盟中心為歐盟研究博士生及研究生所籌辦的學生發表盛會。本次共有26位來自日本、韓國、香港、泰國、紐西蘭及臺灣的歐洲研究相關系所碩、博士生齊聚一堂,與同儕分享彼此歐洲研究相關觀點及成果。本次臺灣代表團由臺灣歐洲聯盟中心執行長鄭家慶帶領,共有三位臺灣同學出席本次盛會,分別是臺灣大學政治研究所蔡立欣、臺灣師範大學歐洲文化與觀光研究所楊謦綾以及清華大學科技法律研究所邱馨萱。臺灣歐洲聯盟中心鄭家慶執行長表示,本次臺灣學生在各場次表現優異,自然且流利的發表獲得評審們一致的肯定。

臺灣歐洲聯盟中心為持續獎勵國內研究生進行與歐盟研究相關之學術研究與發表,將於今(2016)年年中舉辦全國研究生歐盟研究論文發表會,會中將評選出優異者數名,將優先推薦參與2016年臺加歐盟中心研究生論文發表會,屆時歡迎有意發表之博、碩士班研究生踴躍投稿。

臺灣歐洲聯盟中心為臺灣大學與政治大學、中興大學、中山大學、東華大學、輔仁大學和淡江大學等六校締約結盟所成立的「以臺大為首之大學聯盟」,同時是與歐盟簽約設立之交流平台。各國中心儘管名稱稍異,但均受歐盟官方委任,為各該國社會和學界與歐盟交流合作的機制,彼此之間更串連形成了全球和區域性的歐盟研究社群。中心相關活動資訊,歡迎至中心網頁http://www.eutw.org.tw做進一步了解。

訊息來源:國立臺灣大學臺灣歐洲聯盟中心
2014-06-13
臺灣歐洲文化論壇暨臺灣歐盟中心成立五周年「 眼睛與焦距之間:歐洲電影怎麼看」
2014年5月23日於臺北紅館所舉辦的「臺灣歐洲文化論壇—眼睛與焦距之間,歐洲電影怎麼看」,是由臺灣歐盟中心、臺灣大學外文系歐語學群、臺灣大學國際事務處、中德文經協會以及臺北紅館聯合主辦, 希冀在已行之有年的社會科學領域的歐盟研究論壇之外, 另闢人文、藝術、語言學等面向,並期待能夠開展研究之廣度至音樂、文化遺產、文化觀光、展演、教育…等領域,增加臺灣歐語界的學術激盪,以及促進與歐洲駐臺文化單位的交流與互動。

今年適逢臺灣歐盟中心成立五周年,在歡慶其成長茁壯之餘,搭配中歐電影節全省巡迴放映活動,同時在外文系歐語學群老師群策群力下,成立「臺灣歐洲文化論壇」。本論壇活動邀請三位學術界學者演講,讓一般民眾參與一場結合學術與趣味的文化饗宴,這也是首次的學界、文化界與官方跨界合作,對於搭起歐洲語言與文化在實務上對話的橋樑,格外具意義。

本次臺灣歐洲文化論壇於5月23日上午10點開始舉行,首先由本校校長楊泮池、歐盟經貿辦事處婁薇琪副處長(Viktoria Lövenberg)以及臺灣歐盟中心主任蘇宏達教授分別致詞。此外,活動非常榮幸邀請到多位歐洲駐臺代表蒞臨,包括匈牙利的雷文德代表(Levente Székely)、捷克的葛華德代表(Juraj Koudelka)、西班牙的任博瀚代表(Borja Rengifo)與芬蘭的傅凱代表(Kaj Forsell)。臺灣大學張淑英國際長、中德文經協會韓宜靜理事長與臺北紅館黃寤蘭執行長亦為策畫與推動本次活動的靈魂人物。在上述嘉賓共同主持完剪綵儀式後活動正式開始。

論壇主題「眼睛與焦距之間:歐洲電影怎麼看」由張淑英教授主持,她提到成立論壇的主旨乃鑑於臺灣大學每年已有2600名歐語修課生,同時承襲楊校長所推動的大學的社會責任,因此將文化論壇帶出校園,與華山文創園區臺北紅館合作,盼望結合臺灣所有歐語學者與相關領域的專家、業餘、愛好者,一起探索深耕歐洲文化的底蘊。

此次論壇邀請政治大學廣電系陳儒修教授、臺灣藝術大學電影系吳珮慈副教授、文藻外語大學西班牙文學系林震宇副教授,分別擔任三個主題的主講人。首先,陳儒修以「中歐電影密碼」為主軸,從中歐影展中挑選了三部匈牙利、波蘭與捷克的電影(《舞向死亡的少女》、《希望之子》、《復活四人組》),將上個世紀共產國家人民經歷的意識形態扭轉、接受、對抗,乃至於伴隨時代變遷,在歐洲柏林圍牆倒塌後走向資本主義的思維轉變,將歷史的脈絡以電影視覺畫面解析呈現。活動開幕片匈牙利的《舞向死亡的少女》描述兩位皆為舞者的兄弟,一位選擇留下來效忠共產黨,另一位選擇投向自由世界的懷抱,在經歷過二十年分離後的重逢,彼此除了意識形態差異外,更因家庭、愛情等因素造成扞格衝擊,然最後拋棄個人成見,團結共舞,成功展演。

吳珮慈則以「歐洲電影的美學與產業概說」為題,將整個歐洲影業的發展,以迄於現代近百年的電影工業、影評、影史鉅細靡遺解析,同時對於歐洲電影與好萊塢電影的異質處提出鞭辟入裡的對照區隔。一般恆常以「歐洲電影」的集合名詞來界定其視覺藝術,吳珮慈則一一枚舉,彰顯每單一國家的電影特色。然而,獨特性之外,吳珮慈認為歐洲電影之間仍有許多共通性,因此仍舊可以一同討論。

林震宇以「欲望萬歲」為題,討論西班牙大導演阿莫多瓦(Pedro Almodóvar)的電影, 並對中歐影展的另一部匈牙利影片《我太太、我情人、我女友》的女性情慾進行解析。首先林陣震宇介紹阿莫多瓦的成長背景以及歷年來具代表性的電影,並分析一九八O年代西班牙政治轉型帶動的社會文化變革,即所謂的新浪潮(La Movida),對阿莫多瓦其後作品的議題偏好所產生的影響。爾後九O年代以性解放為訴求,以及其他前衛性的構想讓臺灣片商對於大導演的電影命名總是脫離不了一個「慾」字。

論壇進行約兩個小時,而後與會貴賓一同享用自助餐午宴,同時由臺灣大學管弦樂團帶來表演,讓大家能在優美旋律中延續論壇的討論。接下來由匈牙利雷文德代表進行電影《舞向死亡的少女》之導讀,最後活動在一百分鐘的電影播放中畫下完美句點。本次臺灣歐洲文化論壇結合中歐影展電影的播放是在臺灣歐盟中心框架之下將研究觸角伸入歐洲的語言、藝術、文化,是個全新的嘗試,而首次集結跨領域學界的力量所舉辦的論壇,有超過一百五十位觀眾參與,相信已對於日後的活動策畫與舉辦注入了強心針。誠如主持人張淑英所言:希冀這個活動可以拋磚引玉,促成跨文化對談,讓臺灣的本土與歐洲背景的學者彼此反思與學習,集思集氣,一起彰顯東/西(臺/歐)文化的特色與異同,並且能夠敦促文化的發展「讓邊緣走向核心,讓核心關懷邊緣」。

資料來源:臺大校訊
2013-04-10
中山大學歐盟月:國際文化嘉年華暨臺歐歌唱大賽
2013年3月25至28日,國立中山大學菩提樹廣場人潮擁擠,由眾所矚目的「第三屆臺歐歌唱大賽」為四天的活動揭開序幕,活動期間每日都有異國美食攤位展售,而27、28日更有傳統服飾走秀展示及文化表演,中山歐盟中心積極參與中山大學「國際文化嘉年華」活動,將3月設定為「歐盟月」,舉辦系列活動介紹歐盟文化藝術之美,於西灣藝廊展出「我看到善惡:西班牙畫展」、於菩提樹下辦理「第三屆臺歐歌唱大賽」及「歐盟美食展售」,而文化表演中更安排許多難得一件的歐洲國家傳統表演。

國際文化嘉年華是由中山歐盟中心、中山國際事務處聯合主辦,並由臺灣歐洲聯盟中心協辦,中山僑生聯誼會承辦的活動。其中臺歐歌唱大賽無論僑外生或台灣生都能一同參與報名,每隊自行選唱中文及外文歌曲各一首,藉此促進雙方文化交流、了解歐語之美。

除了專業歌手評審給分之外,場外的同學可以藉由投票支持心儀的隊伍,投票的同時,也能參與高鐵票摸彩活動,比賽尾聲,司儀分別邀請評審李曼玲老師、國際處處長及中山歐盟中心主任上臺抽出五位高鐵票的幸運兒,並宣布本次歌唱大賽的各種獎項:冠軍是「白鴿合唱團」;亞軍是「可Yuck」;季軍是「我愛台灣隊」。而「對啊對啊」和「瑞士台客」則分別拿下最佳微笑獎第一名和第二名。

而於27日起登場的文化表演活動,由中山大學楊弘敦校長與中山歐盟中心主任聯合擊鼓宣布開幕後,先由平日難以見到的異國傳統服裝走秀吸引大家目光,身穿華麗服裝的模特兒在舞台展現風情。除了校內外籍學生表演外,文藻外語學院也帶西班牙風格民俗舞及德國擊鞋舞,但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數28日壓軸的中古世紀歐洲盔甲秀,除了真人穿戴武士盔甲並揮舞寶劍,現場還與武士隨從來場戰鬥示範,只見隨從拿劍砍向武士,武士則以身上的盔甲作為盾牌擋下,現場驚呼連連。並走下台向副校長單膝跪下,致贈波蘭國寶級奇幻大師安傑‧薩普科夫斯基作品《獵魔士:命運之劍》中文版簽名書予中山大學。安傑‧薩普科夫斯基是波蘭最重要的奇幻小說作家,其作品曾被波蘭總理圖斯克(Donald Tusk)作為送給美國總統歐巴馬的國禮之一,對波蘭人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盔甲武士以此贈送給中山大學,以示友好。獻書儀式後,盔甲武士亦走下舞臺與現場觀眾互動。

在精采連連的表演後,在副校長、國際處處長、僑外組組長與所有表演者拉開的響炮聲聲,宣佈「國際文化嘉年華圓滿落幕」。
2013-03-04
2013年區域歐盟中心圓桌論壇圓滿落幕
2013年區域歐盟中心圓桌論壇日前已於花蓮圓滿落幕,亞洲地區四個歐盟中心以及研究歐盟相關議題之國內外學者齊聚一堂,進行跨國性的交流。本次論壇由臺灣歐洲聯盟中心、政治大學歐洲聯盟研究中心及東華大學歐洲聯盟研究中心合辦,廣邀日本神戶大學歐盟中心、日本九州大學歐盟中心、韓國外國語大學歐盟中心、韓國釜山大學歐盟中心、韓國岭南大學歐盟中心、韓國延世大學歐盟中心、新加坡歐盟中心等代表,以及亞洲區各大學之學者共同參與論壇發表及評論。

本次論壇於1月29日、30日於花蓮舉行,此為臺灣繼2011年舉辦區域歐盟中心歐盟研究生論文發表會後,再次舉辦區域歐盟中心年度大型會議。除區域歐盟中心及學者受邀,東華大學吳茂昆校長獲邀擔任開幕佳賓,不僅期許活動順利,並介紹花蓮以及宣傳盟校東華大學之理念;另外,也邀請歐洲經貿辦事處處長-龐維德(Frederic Laplanche)先生以及臺灣歐洲聯盟中心蘇宏達主任為論壇開幕致詞。

論壇發表的主題囊括歐盟與東亞之雙邊關係、歐盟與亞洲之國際關係、借鏡歐盟。除了各歐盟中心代表參與外,亦有來自葡萄牙、西班牙、英國、法國等學者共同發表及評論,並於各主題結束後開放問與答時間,如此多元文化及學術交流,相信必使參與人獲益良多。本次論壇不僅為學術交流與分享,亞洲地區的各歐洲聯盟中心更透過此論壇針對未來中心間可能的合作加以討論,並加強各國間的聯繫以利後續的發展。

臺灣歐洲聯盟中心為臺灣大學與政治大學、中興大學、中山大學、東華大學、輔仁大學和淡江大學等六校締約結盟所成立的「以臺大為首之大學聯盟」,同時是與歐盟簽約設立之交流平台。各國中心儘管名稱稍異,但均受歐盟官方委任,為各該國社會和學界與歐盟交流合作的機制,彼此之間更串連形成了全球和區域性的歐盟研究社群。中心相關活動資訊,歡迎至中心網頁http://www.eutw.org.tw做進一步了解。

2013-02-21
九州區域歐盟中心研究生論文發表會,臺灣歐盟中心代表團奪下兩項歐盟研究最佳論文
2013年區域歐盟中心研究生論文發表會日前已於日本九州順利落幕,臺灣代表團再傳捷報,就讀國立臺灣大學政治研究所王柏皓與葉蕙君同學分別拿下該分組最佳論文首獎,在本次論文發表會中表現亮眼,臺灣亦為本次論文發表會獲獎最多的國家,顯示臺灣研究生紮實的學科訓練。
區域歐盟中心研究生論文發表會為區域歐盟中心為歐盟研究博士生及研究生所籌辦的學生發表盛會。第二屆發表會於前(2011)年2月22-23日由臺灣歐洲聯盟中心假臺灣大學博理館辦理,第三屆發表會則於去(2012)年2月2-3日由釜山大學歐盟中心主辦,於南韓釜山舉行。今年第四屆發表會由日本九洲大學歐盟中心主辦,於2月4-6日舉行,本次共由來自日本、臺灣、韓國、新加坡、紐西蘭、澳洲、泰國、香港、澳門等亞太地區歐盟研究生出席此項盛會,共發表28篇歐盟政治、法律、歷史、文化與經濟等相關論文。
本次臺灣代表團由臺灣歐洲聯盟中心盟校中山大學歐盟中心楊磊主任率團,協同臺灣歐洲聯盟中心鄭家慶執行長,與臺灣大學政治研究所葉蕙君、王柏皓、邱魏穎及政治大學外交所黃建豪、楊一逵等碩、博士生出席本次盛會。臺灣歐洲聯盟中心鄭家慶執行長表示,本次獲獎學生除報告中自信的表現與自然且流利的問答獲評審青睞外,紮實的內容與切題的研究才是獲獎的主因。
歐盟駐日代表團新聞、公眾與文化處處長費龍(Rudy Filon)於閉幕致詞中表示,除再次肯定區域歐盟中心舉辦區域研究生論文發表會有助於整體歐盟研究的深化,亦對學生精彩的報告、穩健的台風感到自嘆弗如。區域歐盟中心也在會中決定責成紐西蘭歐盟中心主任荷蘭(Martin Holland)著手籌備明(2014)年區域歐盟中心研究生論文發表會。
臺灣歐洲聯盟中心為持續獎勵國內研究生進行與歐盟研究相關之學術研究與發表,將於今(2013)年5月24日舉辦全國研究生歐盟研究論文發表會。會中將評選出優異者數名,將優先推薦參與2014年區域歐盟中心研究生論文發表會,3月20日論文摘要截止收件,歡迎有意發表之博、碩士班研究生踴躍投稿。
臺灣歐洲聯盟中心為臺灣大學與政治大學、中興大學、中山大學、東華大學、輔仁大學和淡江大學等六校締約結盟所成立的「以臺大為首之大學聯盟」,同時是與歐盟簽約設立之交流平台。各國中心儘管名稱稍異,但均受歐盟官方委任,為各該國社會和學界與歐盟交流合作的機制,彼此之間更串連形成了全球和區域性的歐盟研究社群。中心相關活動資訊,歡迎至中心網頁http://www.eutw.org.tw做進一步了解。
2012-10-26
2012年世界歐盟中心會議,臺灣歐洲聯盟中心活動成果深獲歐盟肯定
臺灣歐洲聯盟中心暨盟校於10月22至24日受邀出席兩年一度的全球歐盟中心會議,全球37個歐洲聯盟中心齊聚歐盟總部布魯塞爾,進行跨國性的交流。本次會議由臺灣大學政治系莫內講座教授暨中心主任蘇宏達教授率團,與盟校歐盟中心主任東華大學公共行政所所長朱景鵬教授、淡江大學歐洲研究所所長郭秋慶教授以及臺灣歐洲聯盟中心鄭家慶執行長,一同向全球其他中心分享在臺灣舉辦活動的成功經驗。

本次會議有別於過往安排,係由執委會直接從各國過往舉辦活動中審選成功活動案例,邀請該中心進行相關經驗分享。臺灣歐洲聯盟中心居本次全球歐盟中心會議入選活動項目之冠,共有三項活動入選,分別為臺灣大學歐洲城市及文化展、中山大學歐臺學生志工服務獎學金以及淡江大學國小歐盟營。

歐盟執委會官員項目執行官Rima Sondaite Van Soest表示,臺灣歐洲聯盟中心活動之所以入選的原因在於有效結合偏鄉志工服務與推廣歐盟,開啟偏鄉國小孩童認識世界的另一扇窗。有別於其他歐盟中心多於所在地舉辦活動,臺灣歐洲聯盟中心暨盟校深入偏鄉的規劃便更顯珍貴,也符合歐盟身為最大援外提供者的形象。

本次會議不僅為活動經驗分享,全球37個歐洲聯盟中心更透過此會議針對未來中心間可能的合作加以討論。臺灣歐洲聯盟中心於亞洲區域歐盟會議中,以2013區域歐盟中心圓桌論壇主辦國身份,邀請區域歐盟中心於明年1月29至30日至花蓮出席圓桌論壇,獲得區域歐盟中心熱烈響應。而這也是臺灣繼2011年舉辦區域歐盟中心歐盟研究生論文發表會後,再次舉辦區域歐盟中心年度大型會議。

臺灣歐洲聯盟中心為臺灣大學與政治大學、中興大學、中山大學、東華大學、輔仁大學和淡江大學等六校締約結盟所成立的「以臺大為首之大學聯盟」,同時是與歐盟簽約設立之交流平台。各國中心儘管名稱稍異,但均受歐盟官方委任,為各該國社會和學界與歐盟交流合作的機制,彼此之間更串連形成了全球和區域性的歐盟研究社群。中心相關活動資訊,歡迎至中心網頁http://www.eutw.org.tw做進一步了解。

2011-10-14
「為建立新歐洲-基督信徒的貢獻」新書發表會
臺灣歐洲聯盟中心(EUTW)於今(100)年10月12日於臺灣大學社科院國際會議廳舉辦「為建立新歐洲-基督信徒的貢獻」新書發表會。本書作者教廷樞機主教團團長蘇達諾(Card. Angelo Sodano),特別委派教廷駐斯洛維尼亞大使尤雅士(Juliusz Janusz)來臺出席本次新書發表會,並於會中代表致詞,顯示蘇達諾樞機主教對本書在臺出版中文版的重視。
當日新書發表會貴賓雲集,除歐洲國家駐臺使館及代表處亦有多位代表蒞會,外交部長楊進添亦致贈花籃恭賀本書出版,外交部歐洲司楊高榮處長回部辦事亦代表致詞,表達恭賀之意。中心指導委員暨輔仁大學校長黎建球亦委請使命副校長郭維夏蒞會致詞並表達歡迎之意。由於學者、學生、教友、民眾及媒體朋友的積極參與,尤雅士大使亦於會後茶敘感受到與會者參與熱情,為本次新書發表會劃下完美句點。
由於本書係從歐洲整合的精神價值基礎來討論整合進程,有別於現行臺灣歐盟研究以政治經濟為主的分析,因此,臺灣歐洲聯盟中心特別將本書納入中心認識歐洲系列成為該系列首部作品,期望透過本書出版使臺灣人民對歐洲整合有著不同面向的瞭解。尤雅士大使及當日致詞貴賓皆不約而同地提到,精神價值並無國界之分,基督文明對歐洲歷史及未來是不可或缺的元素,而歐洲歷史經驗對其他地區也有重要的啟發。
2011-01-28
1月19至23日臺灣歐洲聯盟中心一行7人赴星出席區域歐盟研究圓桌論壇
臺灣歐洲聯盟中心於1月19至23日,由中心包宗和主任率團,一行7人赴新加坡出席21至22日由新加坡歐盟中心所主辦的區域歐盟研究圓桌論壇,除中心蘇宏達副主任、甘逸驊副主任及鄭家慶執行長外,另邀請中興大學歐盟中心卓慧菀主任、淡江大學歐盟中心郭秋慶主任以及中山大學歐盟中心楊磊主任一同前往參與區域歐盟研究盛會。
本次圓桌論壇主題為「歐亞戰略伙伴-形式與內涵」,除亞太地區紐、澳、日、韓、星、台歐盟中心及相關機構成員外,另邀請東協副秘書長、歐盟駐新加坡大使及官員、歐洲國家駐星大使及重要歐洲學者參與討論,本次論壇重要性可見一斑。
中心蘇副主任於論壇第一場次,以「里斯本條約下的共同外交暨安全政策及其對歐盟外交行動之可能影響」為題發表論文,獲得與會學者多方回應。中心包主任應邀於第三場座談擔任主持,本場次以歐亞戰略伙伴關係的挑戰為主軸,歐、亞學者各自提出雙方關切之議題,會場討論熱絡。中心甘逸驊副主任及中興大學歐盟中心卓慧菀主任亦於各場次針對相關討論議題適時提出我方觀點,與與會學者分享我方學術研究成果。
除積極參與圓桌論壇討論外,代表團成員亦積極與各國歐盟中心及機構人員互動,不僅交換學術研究觀點,亦針對未來雙邊關係提出相關發展合作之倡議,對我與未來區域歐盟研究社群之聯繫建立良好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