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稿

2010-11-19
2010歐洲城市文化展:海港城市的奇異蛻變開幕式
臺灣歐洲聯盟中心及本校國際事務處為使同學有機會深入了解歐洲歷史文化與城市樣貌,於11月15日至12月24日期間,與臺大圖書館以及學生事務處合作,共同推出「2010歐洲城市文化展:海港城市的奇異蛻變」系列活動,內容包括主題城市座談、主題城市影展以及主題城市書展,將帶你進入本年策展主題的三個國家五個城市,完成一趟豐富的全方位之旅!
本年度策展主題為「海港城市的奇異蛻變」,介紹的主題城市皆是在舊的城市歷史上開展出城市新頁的港口城市,包括中歐荷蘭兩大重要商港:阿姆斯特丹與鹿特丹;西歐英國兩大港口城市:曼徹斯特與利物浦;以及南歐西班牙的巴塞隆納。
本活動開幕式於11月19日晚間於國立臺灣大學總區圖書館B1舉行,現場邀請來自荷蘭投資貿易辦事處代表傅康先生以及歐洲經貿辦事處政經組組長柏敦安先生一同參與,這場城市主題座談內容為,自行車與怪建築的樂活天堂:宜卅移居城市阿姆斯特丹與鹿特丹,或許在臺灣也慢慢盛行的自行車文化影響下,現場來賓參與踴躍,與談人同時分享許多荷蘭特有的文化給來賓,活動相當成功圓滿。
而「2010歐洲城市文化展:海港城市的奇異蛻變」系列活動備忘如下:
城市主題影展 第一學生活動中心大禮堂
日期 時間 影片 與談人
11/16(二)18:30《愛無間》 陳儒修
11/23(二)18:30《夜巡林布蘭》 黃文叡
11/30(二)18:30《舞動人生》 馮品佳
12/07(二)18:30《控制》 陳德政
12/14(二)18:30《情遇巴塞隆納》 塗翔文
12/21(二)18:30《來自天堂的音符》 黃以曦
城市主題座談 總圖書館B1國際會議廳
11/19(五)19:00 自行車與怪建築的樂活天堂:宜卅移居城市阿姆斯特丹與鹿特丹
12/03(五)19:00 足球與搖滾樂的狂熱夜:不打烊的曼徹斯特與利物浦
12/10(五)19:00 玩心大發的異想建築:巴塞隆納的城市針灸術
城市主題書展 總圖書館一樓新書展示區(2010 .11.15—2010.12.24)
2010-11-17
2010年11月15日輔仁歐盟中心揭牌典禮暨「第二屆臺歐高等教育論壇」
第二屆臺歐高等教育論壇於輔仁大學圓滿落幕,現場互動頻繁。本校黎建球校長期許未來有更多臺歐學術交流

「第二屆臺歐高等教育論壇」(2nd Taiwan Europe Higher Education Conference)係由財團法人高等教育國際合作基金會、歐洲高等教育展共同主辦,由教育部指導,輔仁大學所承辦。於2010年11月15日(星期一)在承辦校輔仁大學醫學院國璽樓圓滿落幕。教育部國際文化教育事業處林文通處長、本校黎建球校長、財團法人高等教育國際合作基金會張家宜董事長及陳惠美執行長、比利時台北辦事處Mr. Benoit RYELANDT處長、歐洲經貿辦事處Mr. Nicolas BAUDOUIN政策官、法國在台協會Mr. Gerard CHALANT專員、臺灣歐洲聯盟中心蘇宏達副主任及鄭家慶執行長、英國文化協會台北辦公室Ms. Alison Devine處長、荷蘭教育中心吳家良主任、德國學術交流資訊中心徐言主任、本校國際教育處蔡淑梨國際長(暨輔仁大學歐洲聯盟中心主任)、學術交流中心唐維敏副主任(暨輔仁大學歐洲聯盟中心副主任)及輔仁大學歐洲聯盟中心張孟仁執行長皆出席論壇開幕儀式,會中更有超過200名來自臺灣及歐洲高等教育機構的學者前來共襄盛舉。現場貴賓同時參加輔仁大學歐洲聯盟中心隆重的揭牌儀式,祝賀本校歐盟中心的運作成果,現場熱鬧非凡。

第一場主題演講談及臺歐間教育交流與獎學金議題,主講人林文通處長甫從印度回國,身體微恙但仍完成整場演講並獲得學者共鳴,踴躍提問。大會另邀請財團法人高等教育評鑑中心基金會研究發展處侯永琪處長擔任第二場主題演講人,分享關於世界排名的研究成果。

第一場專題演講由蔡淑梨國際長擔任主持人,逢甲大學華語中心施志欣主任及唐維敏主任擔任與談人,討論臺灣高等教育國際化環境如何滿足歐洲學生需求。第二場專題演講則邀請英國文化協會處長擔任主持人,與談人由德國學術交流資訊中心主任、法國ESSEC Mr. Bruno HERAUD代表、英國University of Exeter 國際辦公室Mr. Christopher DEAN副主任及荷蘭University of Groningen國際事務處Mr. Frans RUTTEN副處長共同擔任,針對世界排名與臺歐高等教育間的發展做討論,台上台下彼此互動良好,現場笑聲連連。本校林思伶學術副校長於討論後向與會來賓致意,感謝眾多專家學者於11月15日齊聚輔仁大學,也期待未來臺歐之間的學術交流能夠更加密切、頻繁。

除了主題的討論,大會也提供與會來賓尋找未來合作伙伴的交流平台。眾多來自臺灣及歐洲的校方代表把握機會,與多所高等教育機構面對面討論合作計畫,豐富了此次論壇的成果。

本次會議學術成果豐碩,與會來賓大力讚賞承辦單位的用心投入,以及校方人員和學生間的良好互動。為呼應輔仁大學歐洲聯盟中心與此次會議之間的運作關係,所有工作人員將歐盟代表旗幟和「EU Centre at FJU」字樣製成領巾,為現場多增添幾分活潑的氣氛。

2010-06-18
2010年6月2日政大歐盟中心舉辦「從新會員國的角度看歐洲統合」座談會
「從新會員國的角度看歐洲統合」座談會

主講人:
Dr. Luciana Alexandra Ghica (布加勒斯特大學政治系講師)
Dr. Bogdan Mihai Radu (巴貝西大學政治系助理教授)
Dr. Radu-Sebastian Ungureanu (Nicolae Titulescu大學國際關係及安全研究系講師)

時間: 2010年6月2日 上午10:00-12:00
地點: 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 新簡報室
主辦單位: 國立政治大學歐洲聯盟研究中心


羅馬尼亞年輕學者訪台 歐盟研究新聲

  攤開歐盟地圖,2007年正式進入歐盟的羅馬尼亞,自是具代表性的一員:羅馬尼亞二次大戰後為蘇聯佔領,成為共產國家;特殊的政治體質與背景,入盟後政治、經濟上的調整,為羅馬尼亞帶來發展機遇,而挑戰也與之並存。正如羅馬尼亞總統伯塞斯庫(Traian Băsescu)所說,加入歐盟是羅馬尼亞「真正挑戰的開始」,「融入歐盟」需要付出比「加入歐盟」更大的努力。

  昔日羅馬尼亞對外政策,使臺灣與羅馬尼亞學術界交流不易;此次政治大學歐洲聯盟研究中心邀請Dr. Luciana Alexandra Ghica(布加勒斯特大學政治系講師)、Dr. Bogdan Mihai Radu(巴貝西大學政治系助理教授)、與Dr. Radu-Sebastian Ungureanu(Nicolae Titulescu大學國際關係及安全研究系講師)等三位羅馬尼亞年輕學者訪問政大,標誌著臺灣歐盟研究與學術交流一大突破。

  歐盟「東擴」為近年來歐洲治理研究一大亮點,東擴後歐洲治理的複雜度與整合帶來的國際政治與市場前景,使得東歐新成員國的發展情勢,成為全球歐盟學者關注焦點。

  由政大歐洲聯盟研究中心籌辦,三位學者6月2日於政大國際關係研究中心,以「從新會員國的角度看歐洲統合」為題座談交流,從政治、經濟、安全不同的觀點切入,以新會員國的角度談歐洲統合。

東歐政治經濟 市場潛力無窮

  三位學者又擇日拜訪政大國際合作事務處與研究發展處,政大在與羅馬尼亞巴貝西大學(Babes-Bolyai University)姊妹校盟約的基礎上,洽談更進一步合作事宜。

  研發處陳樹衡看好東歐市場,認為急速轉型中的羅馬尼亞將是未來東歐經貿發展焦點。提倡「藍海策略」,雖然簽證不易取得,但多年嘗試後,已有多位政大交換學生順利前往羅馬尼亞取經;陳樹衡希望透過此次訪談,開啟政大與羅馬尼亞知名大學間訪問學人計畫,為東歐帶進更多亞洲研究的新視野。

  在政大歐洲聯盟研究中心執行長甘逸驊的陪同下,三位羅馬尼亞學者拜會臺灣歐洲聯盟中心、國科會、國防大學、與遠景基金會等臺灣科研學術機構與重要智庫,為未來雙邊學術交流與合作建立了良好默契。



2010-06-11
2010年6月2日政治大學歐洲聯盟研究中心舉辦「從新會員國的角度看歐洲統合」座談會
「從新會員國的角度看歐洲統合 (European Integration, The Perspective of The New Member State)」座談會

  羅馬尼亞自2007年元月起正式成為歐盟成員國。由於羅馬尼亞和保加利亞是作為第二批中東歐入盟候選國與斯洛伐克、拉脫維亞、立陶宛、馬爾他4國共同與歐盟啟動入盟談判,因此兩國此次入盟被歐盟稱為“完成了第5次擴大”。

  歐盟在做出接納其入盟的同時也指出,羅馬尼亞還有許多領域需要繼續改進。羅馬尼亞在二次大戰後被蘇聯佔領,成為共產主義國家,故其發展遠比其他西歐慢得很多。因此,雖然加入歐盟的確能給羅馬尼亞帶來發展機遇,但與之並存的是巨大的挑戰。比如,羅馬尼亞的基礎設施落後、農業面臨威脅、以及缺乏必要的人才等等問題,都是亟待羅馬尼亞政府解決的。正如羅馬尼亞總統伯塞斯庫(Traian Băsescu)所說,加入歐盟是羅馬尼亞“接受真正挑戰的開始”,融入歐盟則“需要付出比加入歐盟更大的努力”。

  此次座談,邀請來自羅馬尼亞三位學者從政治、經濟、安全不同的觀點切入,以新會員國的角度談歐洲統合。


主講人:
Dr. Luciana Alexandra Ghica (布加勒斯特大學政治系講師)
Dr. Bogdan Mihai Radu (巴貝西大學政治系助理教授)
Dr. Radu-Sebastian Ungureanu (Nicolae Titulescu大學國際關係及安全研究系講師)

時間: 2010年6月2日 上午10:00-12:00

地點: 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 新簡報室

主辦單位: 國立政治大學歐洲聯盟研究中心
2010-04-27
「台灣與歐盟雙邊自由貿易協定(FTA)之前景」演講 (政大歐盟中心)
「台灣與歐盟雙邊自由貿易協定(FTA)之前景」演講
新聞稿
國立政治大學歐洲聯盟研究中心。臺灣歐洲聯盟中心

在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即將簽訂之際,以出口經濟為導向的台灣,該如何透過ECFA成為台灣與其他國家發展雙邊自由貿易關係的敲門磚,以重拾區域經濟的競爭力,無疑是當前台灣經濟永續發展的關鍵議題。在台灣與其他經濟體的關係中,擁有27個會員國的歐洲聯盟是台灣重要的貿易夥伴,年度雙邊貿易總額接近500億美元;同時,歐盟長期以來在國際社會上支持兩岸關係的良性發展,尤其關切台灣在國際社會的參與。因此,台灣與歐盟未來的經濟關係,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為深入瞭解此一議題,國立政治大學歐洲聯盟研究中心特別邀請長期從事台灣與歐盟雙邊經貿關係的薩利(Razeen Sally)教授,就「台灣與歐盟雙邊自由貿易協定(FTA)之前景」為題,發表演講。薩利教授目前擔任歐盟重要智庫 — 歐洲國際政治經濟中心的執行長,同時為學術重鎮英國倫敦政經學院的國際關係系教授。薩利教授將以其多年研究亞洲與世界貿易經濟的專業素養,深入剖析台灣的亞洲經濟新布局,以及台灣與重要貿易伙伴歐盟簽定自由貿易協定的前景。

主講:Professor Razeen Sally (European Centre for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y執行長,專長研究發展中國家區域經濟,對中國與東協貿易政策具有嫻熟的學術研究與實務經驗)

演講主題:「台灣與歐盟雙邊自由貿易協定(FTA)之前景 (The Prospect of Taiwan-EU FTA)」

日期:民國99年4月29日 上午9:30-11:30

地點: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新簡報室 (台北市文山區萬壽路64號)

新聞聯絡人:國立政治大學歐洲聯盟研究中心執行秘書翁聖琪小姐 (8237-7347)
2010-04-23
臺灣歐盟中心出席2010年歐洲聯盟全球歐盟中心會議
第二屆全球歐盟中心會議於2010年4月11至13日在西班牙首都馬德里召開,計有八國廿六個中心與會。各工作會議分別由歐盟執委會對外關係總署(DG Relex)北美處、中臺蒙處、新聞司、國際合作處,貿易總署(DG Trade)和研發總署(DG Research)等官員主持,最高層級為處長(head of unit)。西班牙外交部晚宴則由該部秘書長主持,並邀歐盟安全政策研究所(EU Institute for Security Studies)所長發表專題演講。會議總共計有107位官員、學者和行政主管與會。
  臺灣歐盟中心由包宗和主任領隊,代表團成員包括執行長蘇宏達與甘逸驊副教授、執行秘書張喁等共四人。本中心代表臺灣與會,全程均以「European Union Centre in Taiwan(EUTW)」名稱,中心標示亦與各中心並列。我國駐西班牙黃大使暨外交部同仁均親至機場接送,並安排代表團相關拜會事宜,本中心實不勝感謝。
  歐盟自1998年始於美國設置第一批歐盟中心,之後擴展至加拿大、紐澳、日本、韓國、新加坡和臺灣;目前全球共有廿六個歐盟中心,分布於上述八個國家。2008年起,歐盟執委會決定每兩年召開一次全球歐盟中心會議。第一屆全球歐盟中心會議於2008年4月在布魯塞爾召開,計有六國廿三個中心參加。
全球歐盟中心會議中,除了由各中心提交工作報告外,亦提供各中心相互切磋討論、交換心得與工作經驗以及聯誼交流之平台。本次會議由中心執行長蘇宏達提出工作報告,陳述中心成立經過、2009年主要活動與2010重要規劃外,亦針對中心所遇到之困難與挑戰,以及擬採取之對策加以解析,獲在場人士一致好評;隨後,本中心代表團四人共同接受歐盟執委會評鑑中心之訪談及問卷調查。
亞太五國(除紐西蘭外)十個中心另於4月13日自行集會商討區域合作事宜,並達成下列共識:一、朝各中心間建立制度化區域合作的方向邁進;二、今年10月新加坡歐盟中心將召開「歐亞非傳統安全國際會議」;三、2011年2月最後一週將在臺灣召開首屆「亞太歐盟研究博士生暨博士後國際研討會」。
  包主任表示,新加坡歐盟中心位處歐亞往來之地緣位置、並兼具東亞文化與英語社會之優勢,已明顯居東亞歐盟中心合作之領導地位,故本中心將加強與新加坡歐盟中心之合作交流;另外,歐盟官員亦在本次會議上積極鼓吹東亞中心之區域合作,故本中心亦將強化與日韓之交流。
2009-11-16
Dr Cameron's Visit to Taiwan, 8-11 Nov, 2009
Dr Fraser Cameron, Director of the EU Russia Centre and Senior Advisor to the European Policy Centre in Brussels, was a guest of the new EU Centre in Taiwan from 8-11 November. During his visit Dr Cameron gave four presentations to different audiences interested in the EU.

The first presentation on EU-Asia relations and the Impact of the Lisbon Treaty was to the Ministry of Foreign Affairs Institute. Dr Cameron noted that the EU had adopted a new strategy towards Asia in 2001 that was based on six key aspects: promoting peace and security in the region; increasing trade and investment flows; assist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less prosperous countries of the region; promoting human rights, democracy, good governance and the rule of law; building global partnerships with Asian countries; and strengthening the awareness of Europe in Asia and vice versa.

In Dr Cameron’s view the results of the past eight years have been mixed. The EU was not taken seriously as a security actor in Asia although there was some interest in the EU’s soft power. Trade and investment had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but there was still no Doha round agreement. The EU had provided targeted development aid and timely humanitarian assistance but the real driving force for reducing poverty had been China’s astonishing economic growth. Human rights were a sensitive issue with many Asian countries critical of the EU’s alleged preaching attitude. Progress had been made on building partnerships with some Asian countries to tackle global problems such as climate change and pandemics. ASEM, however, remained largely a talking shop. In terms of EU visibility in Asia,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euro had certainly been the biggest factor in promoting the idea of a united Europe.

Turning to the likely impact of the Lisbon Treaty, Dr Cameron said that much would depend on the personalities involved and the political will of the member states to see the EU speak with one voice. The new High Representative for Foreign Policy would chair the foreign ministers meetings and be a Vice President of the European Commission. This would give him control of a huge budget and personnel. The new ‘double-hatted’ foreign policy chief would be able to submit proposals to ministers and would also be responsible for implementing decisions. He would also represent the EU at international meetings. This would require someone with considerable skills as well as great energy and stamina. To support him, there would be a new external action service (a de facto EU diplomatic service) including the 130 EU delegations around the world. These changes should enable the EU to be more coherent and visible on the world stage – but only if the member states were to raise the level of their ambitions. David Miliband, the favourite for the job, was recently quoted as saying that the world was heading for a G2 (US and China) power structure unless the EU ‘got its act together.’

At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and at the Cross-Straits Interflow Prospect Foundation, Dr Cameron spoke on EU-China relations. He said that they had developed rapidly in recent years and both claimed the relationship was one of strategic partners. This term, however, had never been defined. There were major obstacles to a close partnership, not least the very different political systems of the EU and China. The EU had imposed an arms embargo on China after 1989 and still refused to grant China market economy status. China was also annoyed at the importance some member states and EU institutions (notably the European Parliament) gave to the Dalai Lama. The current negotiations for a new partnership agreement were progressing slowly as there were major problems on the trade front. There were also disagreements on Africa where the EU attached greater importance to good governance. Nevertheless, the EU remained China’s biggest export market and the EU was the largest investor in China. There had also been useful cooperation on climate change, pandemics and maritime piracy. Dr Cameron dismissed the idea of a G2. China, despite its impressive economic growth in recent years, lagged way behind the EU in terms of GDP per head. A more realistic scenario for the next twenty years was a G3 involving the US, China and the EU.

At Tamkang University, Dr Cameron considered the reasons for the EU’s successful integration. He listed a number of factors – vision, tolerance, political will, leadership, economic compatibility, legal framework, strong institutions and an agreed programme. Most of these factors did not exist yet in Asia. ASEAN had not lived up to its own aims. SARRC existed mainly on paper. Plans for East Asia integration remained on the drawing board. Dr Cameron believed, however, that Asian countries could cherry pick some aspects of European integration (trade, customs union, monetary policy, etc) to suit their own develop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