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為一個獨特的經濟及政治合作體,其會員國包括了27個歐洲國家。自歐盟成立後,已替歐洲帶來了半世紀的和平、穩定及發展,提升了人民生活水準,發行歐洲單一貨幣,並逐步建立歐洲單一市場,讓人員、商品、服務和資金流動,能如在一個國家內一樣通行無阻。現今歐盟國之間取消邊境管制,使其人民能在多數歐洲國家內自由旅行,而在其他歐盟國家內生活和工作,也變得比過去更加容易。
擁擁有五億人口的歐盟,是世上最大的經濟體,同時也是最大的貿易實體、投資區和市場。現今,在攸關全球的國際事務議題上,歐盟也扮演了舉足輕重的角色。歐盟積極推動人權和民主,為了因應氣候變遷,也制定了高標的碳量減排目標。2012年更獲得諾貝爾和平獎的肯定。
歐盟與臺灣之間的整體關係相當穩固,雙方有著緊密的經貿關係。這一點,從臺灣是歐盟在亞洲第四大貿易夥伴,以及歐盟是臺灣第四大對外市場可見一斑,而歐盟更是臺灣最大的外資來源。雙方的交流不僅於商業,也針對技術研究、資訊社會、教育和文化、漁業、環境、氣候變遷、智慧財產權和標準與規範等方面,多有著墨。
每一年歐盟與臺灣,更會就彼此關心的議題進行協商。歐洲經貿辦事處於2003 年成立,另外有16個歐盟會員國,也在臺北設有辦事處。
為加強跨國高教國際交流,歐盟於2022年推動在主要夥伴地區與國家建立「新伊拉斯莫斯計畫」國家據點(Erasmus+ National Focal Point, ENFP),希望藉由專責機構提供歐盟高等教育計畫資訊,協助推廣各項獎助計畫,媒合歐盟與各國高等教育機構合作交流,並與歐盟教育總署建立直接聯繫。
創立於2009年以臺灣大學為首的七校聯盟的臺灣歐洲聯盟中心,於2022年獲得由歐盟駐台機構歐洲經貿辦事處及教育部聯合推薦,並於2023年初獲歐洲執委會審核通過,教育部正式函請臺灣大學協助推動歐台教育合作,臺灣正式被納入歐盟教育交流最新資訊平台。
歐洲聯盟(以下簡稱歐盟)為推廣全球歐盟研究並促進與各國學術界和公民社會之交流合作,自1998年起在全球重要國家擇聲譽卓著之學府設立「歐洲聯盟中心」。2009年5月22日,「臺灣歐洲聯盟中心」在臺大正式揭牌運作,其它六個結盟學校政治大學、中興大學、輔仁大學、淡江大學、中山大學和東華大學則先後成立「歐盟中心」或「歐盟研究中心」,形成一個全國性網絡,用以推動歐盟教研工作,促進雙方公民社會和學術社群的交流往來,以提昇國人對於歐洲統合運動暨歐洲聯盟的認識。
中心期望能建構成為國內歐盟研究社群、臺灣與歐盟公民社會往來,以及雙方政策溝通對話的平臺。長期而言,中心期望能透過與東亞暨全球歐盟中心的交流,發展成為中文世界最重要的歐盟研究和雙邊公民社會交流之據點。
時間 | 議程 |
---|---|
18:30–18:35 | 歡迎詞 Welcoming remarks |
18:35–19:35 |
|
19:35–20:35 | |
20:35–21:30 | 綜合問答Q&A |
21:30~ | 賦歸Adjourn |
時間 Time | 主題 Topic | 講者 Speaker |
---|---|---|
12:30–13:00 | 活動報到 Registration | |
13:00–13:05 | 開幕致詞 |
|
13:00–13:10 | 合照 Group Photo | |
13:10–13:50 |
圓桌討論 |
|
14:00–14:25 | Beauty speaks for itself – VCA Exhibition sharing |
|
14:30–14:55 |
無盡蛻變的寶格麗 |
|
15:00–15:25 | House of Tiffany |
|
15:30–15:55 |
羅威 - 奇思妙想的藝術與時尚展覽 |
|
16:00 | 閉幕 Clos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