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文教資訊系列報導之70-新居禮夫人計畫:創新訓練網路
創新訓練網路方案主旨在於訓練新一代具有創造力、創業力、創新力的青年研究員(early-stage researchers),使其可面對現有以及外來的挑戰;並且將知識、構思成功轉換為對社會經濟有利的產品與服務。子方案有三:歐盟培訓網絡(European Training Network, ETN)、歐盟工業博士(European Industrial Doctorates, EID)、歐盟雙聯博士(European Joint Doctorates, EJD).
一、目的:
ITN著重於提昇研究品質的卓越、研究能力的組織和博士生的培養,並致力於拓展傳統學術研究培訓範疇,期賦予研究人員同時具有研究以及其他應變能力。本方案計畫透過國際性、跨學科和跨部門的人員交換,以及創新思維交流,加強研究員在學術研究和非學術領域(如計畫簡報訓練、制定商業企劃書等)的職前訓練。
二、合作型態與計畫期限:
* ETN:所有的受益單位(Beneficiaries)須雇用至少一位研究員。
* EID: 合作型態有二:
* 在計劃期程中,研究員為受益單位所雇用,唯需派遣至其他受益單位或伙伴機構服務;
* 每位研究員就其在不同單位的工作期限,為不同受益單位分別雇用。
* 每位研究員須在計畫中的非學術部門(non-academic sector),服務至少一半期程。
* EJD: 同EJD要點一與要點二。
* 計畫總期程通常為48個月。研究員的雇用期限為3-36個月。
三、研究領域:
申請者可自由決定研究領域。所有歐盟公約中列出的研究領域及科技發展主題皆具申請資格(歐洲原子能共同體公約EURATOM所列研究項目除外) 。
四、參加部門型態及國家:
* 參加部門型態
* 學術部門:可授與學位的公私立高等教育機構、以研究為主要任務的公私非營利研究組織、國際歐洲組織(如CERN, EMBL)。
* 非學術部門:不屬於學術部門的機構,例如私人企業(包括中小型企業)、非營利或慈善組織(非政府組織、信託等)、博物館、醫院、國際組織(如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等。
* 參與國家
* 參與國家類型有三:歐盟會員國(MS)、鄰近國(AC)、其他第三國家(OTC);其他第三國家指非屬歐盟會員國,也非屬Horizon 2020計畫中規定的之歐盟鄰近國者。
* ITN方案的最少參與國家
五、計畫執行要點:
1. 歐洲培訓網絡(European Training Networks,ETN):ETN為多合作夥伴(multi-partner)研究培訓網絡,必須具有至少三個來自歐盟會員國或鄰近國的成員。在這個條件下,其他成員可以來自國際組織或是第三國家。雖然本計畫並沒有限制成員的數目,唯建議成員數保持在6至10個。
2. 歐盟工業博士(EID):至少兩個受益單位(Beneficiaries)在兩個不同的歐盟會員國或鄰近國。至少有一個受益單位必須具頒發博士學位的資格,一個受益單位必須來自非學術部門(企業單位)。參與培訓的研究員必須為博士班學生,至少須投注50%的計畫時間於企業單位。EID旨在培訓高技能研究員、提昇企業心態、創新研發及歐洲博士學位品質。
3. 歐盟雙聯博士(EJD):EJD的目的係於歐洲建立聯合博士課程,促進跨部門和多/跨學科的國際合作,建立雙聯或多重博士學位。
六、申請期限:
2014年申請截止日期為4月9日布魯塞爾時間下午5時。
七、臺灣的參與方式:
創新訓練網絡方案申請無國家限制,但臺灣不能直接申請本方案補助,惟可針對計畫模式以其他第三國家身份參與。
資料來源:教育部電子報
http://epaper.edu.tw/windows.aspx?windows_sn=14410
臺灣與歐盟的合作交流平台
A Platform for Exchange and Understanding between EU and Taiwan

社群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