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文教系列報導之九-
歐盟文教總署2 項教育計畫公開招標
駐外單位:駐歐盟兼駐比利時代表處文化組 編譯
參考資料來源:http://ec.europa.eu/dgs/education_culture/calls
歐盟文教總署“歐洲經濟教育專家網絡"及“大學與產業合作評鑑研究計畫“公開招標,預定九月截止。
“歐洲經濟教育專家網絡"(European expert network on economics of education,EENEE)計畫,其背景為2010 年制訂的「歐盟2020 策略(European 2020 strategy)」,將人才教育培訓列為歐洲經濟與社會發展的重要主題;然而近期的經濟蕭條與歐洲債信危機,在歐盟各國財政緊縮下,如何有效的運用經費,並發揮最大效益,成了新的課題。歐盟執委會成立EENEE 的目的就在組成一專家網絡,以經濟學觀點,檢視各項教育及培訓措施。
該網絡需至少包含8 名學者專家,1 名行政協調人,1 名科技協調人,且成員必須兼顧歐盟地區及性別的平衡,歐盟地區以外之學者專家,亦可納入成員。主要工作有三:提供歐盟執委會每年於制訂重大教育政策前端之分析及建議,估計每年約20 個主題;蒐集並分析與經濟教育有關之議題,並撰寫報告,提供會員國作政策時之參考,平均一年約6 篇;架構EENEE 網站。
標案自即日起至9 月3 日受理,歐盟執委會編列15 萬歐元經費,計畫期間原則自2012 年12 月20 日起1 年。
“大學與產業合作評鑑研究計畫(Measuring the impact of University-Business Cooperation)"則為歐盟文教總署另一項重要計畫。
「歐盟2020 策略(European 2020 strategy)」將教育投資視為歐洲未來發展的重要因素,而高等教育尤為關鍵。然而近年來歐洲高等教育卻出現與產業脫節的現象, 學術、研究界的研發成果, 無法移轉應用於產業界, 進而發展為新產品、服務,市場、工作機會,落實知識經濟。
2011 年歐盟成立一知識聯盟(Knowlege Alliance),目的在建立一個高等教育與產業部門合作夥伴關係的平臺,以補強這項缺失。目前平臺業已被列為2014-2020年伊拉斯莫斯整體計畫(Erasmus for all)的重要核心方案。因此強化及深化高等教育與產業實質合作,將為歐盟教育重要走向。
本研究計畫主要工作為蒐集並分析歐洲現有的學校產業合作現況、效益,並進而發展出一套"知識經濟"質與量的評估標準。計畫成員需至少包含5 名學者專家,研究範圍必須至少含括9 個歐洲國家,不同型態的高等教育機構、公部門、公益團體等;計畫期限為一年,依照歐盟執委會規定訪視、召集會議研商後,擇定至少10 個具代表性的個案作分析標的。
本項計畫自即日起至9 月13 日公開招標,預算金額為20 萬歐元,計畫自2012年11月1日起為期1 年。
以上二標案,雖時間急迫,惟係為公開招標,我國已簽署WTO 的政府採購協定,國內學校有意願者,仍可參與投標,或作日後類似標案之先期準備參考。標案細節請參考http://ec.europa.eu/dgs/education_culture/calls,或洽電子郵件EAC-C2-TNEDER-2012-13@ec.europa.eu
臺灣與歐盟的合作交流平台
A Platform for Exchange and Understanding between EU and Taiwan

社群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