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2017-03-09
2017年3月15-16日第六屆全球政治下的歐亞關係研討會-可持續性發展研討會,歡迎踴躍報名出席
第六屆全球政治下的歐亞關係研討會-可持續性發展研討會
日期/時間:2017年3月15-16日0900-1730
地點:臺灣大學社會科學院三樓國際會議廳與四樓419會議室

會議說明
法國商業大學於五年前開始籌辦歐亞關係相關議題研討會,第一屆主題為Partnership, Competition or Co-Evolution,第二屆為EU-China Relations under a New Leadership,第三屆及第四屆皆聚焦於Regional Integration in Asia and Europe,第五屆則為EU-Asian Energy Politics in the 21st Century,在討論相關網絡夥伴機構交換意見後邀請臺灣歐洲聯盟中心參與本次會議的籌辦,臺灣歐洲聯盟中心將於今年3月15日至16日於台北舉辦第六屆全球政治下的歐亞關係研討會,會議將聚焦於歐亞可持續性管理。

會議議程
第六屆全球政治下的歐亞關係研討會-歐亞可持續性研討會
3月15日
09.00–09.30 開幕式
10.30-11.00. 茶敘
11.00-12.30. 場次一:全球政治 - 歐亞關係及變動中的全球環境脈絡下的可持續前景
12.30-14.00. 午餐交流暨歐洲經貿辦事處處長演講
14.00-15.30. 場次二:合作與前景- 歐亞在可持續性管理的合作、成果及面對的挑戰
15.30-16.00. 茶敘
16.00-17.30. 場次三:一帶一路倡議 – 可持續性管理脈絡下的中國大陸一帶一路的進展


3月16日
08.30-10.00.場次四:框架與政策– 政府及其他單位如何對處理可持續性在基礎建設、物流及能源的問題
10.00-10.30. 茶敘
10.30-12.00. 場次五:都市化– 可持續性管理及歐亞都市規劃與政策
2017-03-01
[報導] 2017年第1次臺灣歐盟論壇「川普總統上台後對歐美關係之影響」
引用自國家圖書館
  
  2017年第1次臺灣歐盟論壇主題為「川普總統上台後對歐美關係之影響(President Trump and the Future of the Transatlantic Relations)」,邀請國際事務研究之學者與專家發表相關議題論文,由川普、俄羅斯與歐洲的角度,分析前者就任以來的彼此間的互動,對歐洲、俄羅斯與美國間的影響。本論壇於2月24日(五)上午10時在本館1樓簡報室舉行,由國家圖書館與臺灣歐洲聯盟中心、政治大學歐洲聯盟莫內教學模組計畫共同主辦,由政治大學張台麟教授主持與引言,邀請洪德欽研究員(中央研究院歐美所)、趙竹成教授(政治大學民族學系)、鍾志明副教授(南華大學歐洲研究所)發表論文(依發表序),並邀請陳勁講座教授(南華大學國際事務與企業系)、葉國俊教授(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2位學者與談。

  張台麟教授在本次論壇開始時分享近期的觀察,他認為川普上臺,美歐關係整體似乎即將改觀,川普對於歐洲的特殊思惟,也給了歐洲人一個機會,再度嚴肅思考歐盟統合的雙方原有合作基礎與原則,未來發展值得大家關注。張教授也強調,就臺灣的立場而言,由人權與民主價值、經貿層次與歐元的角度觀察臺灣與歐盟的關係,對於歐盟與臺灣的未來發展有信心。張教授並感謝在場的多位駐外大使、歐洲與國際研究教授以及學者專家參與。

  洪德欽研究員(中央研究院歐美所)則由統計數據分析2012至2015年間的歐美貿易概況,並且解析歐美貿易合作的組織架構與相關協定,並探討歐美的跨大西洋貿易及投資夥伴協議(Transatlantic Trade and Investment Partnership,TTIP)的現在與未來川普政府的可能作為,並由中觀察臺灣在川普政府對外的貿易政策中該如何因應提出建議。

  趙竹成教授(政治大學民族學系)則將觀察角度轉到俄羅斯與美國,他指出川普被認為是親俄羅斯的美國總統,趙教授觀察,川普的外交與國家安全政策可能會對「北約-歐盟-俄羅斯」的三邊關係產生難以預期影響,趙教授也列舉川普與普亭近期在新聞媒體中,公開回答彼此問題的相關新聞內容,並分析俄羅斯在2016年11月發布的最新外交政策概要,與對美國的外交態度。趙教授強調,美俄關係的改變,不僅將對兩國間的競爭關係產生影響,也牽動俄羅斯周邊如烏克蘭、北約成員國間的地緣政治與戰略壓力。

  鍾志明副教授(南華大學歐洲研究所)則由德國與歐盟的角度,從政治與社會、經濟與貿易、軍事與安全等面向,探析川普上臺後的各種行為對國際社會發出令人不安的政策信號,對歐洲與國際情勢發生的影響與未來發展。他認為未來的美歐關係還是有一定的軌道可循,雖不至於地動山搖,但調整是不可免的,歐洲必須先未雨綢繆、自力自強。鍾副教授指出,今年歐洲的選舉包括3月中的荷蘭國會選舉、5月間的法國總統選舉以及9月德國的國會大選。德國總理梅克爾未來即便連任,其地位與角色可能被弱化;在貿易與經濟方面,由於德國是世界第一的貿易順差經濟體,因此美國在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跨大西洋貿易與投資夥伴關係協定(TIPP)的態度,將影響美歐的多邊貿易體系;而在軍事與安全方面,美國政府對於關係歐洲安全的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的參與立場未明,成為歐盟國家在軍事整合上面臨的挑戰。

  陳勁講座教授(南華大學國際事務與企業系)以長期的觀點來看,歐洲比起美國經歷了三、四百年的歷史痛苦經驗,所以在官僚和學界是穩重許多。美國與歐盟相互投資比例在60%以上,如果美國對歐洲有強烈的要求,中短期營業額的損失必定使美國本身官員、立法者對白宮施加壓力。再者,一個國家的安全政策不只有軍事裝備,氣候改變等其他因素更是重要。未來軍事發展上不會因為川普的狂言,而有什麼重大改變。

  葉國俊教授(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討論英國離開了歐盟,歐盟本身的所得會不會受到負面的影響?美國與歐洲的經濟學者都認為會受到負面影響。所以簡單一句話就是兩敗俱傷。但衝擊畢竟只是短暫事件,終究要回復穩定狀態,政策要考慮的是長期因素。例如,核心物價指數必須去除食物與能源價格,否則經濟政策會產生偏誤。

  臺灣歐盟論壇的舉辦,持續邀請頂尖專家學者來進行深度與廣度的觀察與分析,讓關心歐盟事務與發展的各界產官學專家,有一集思廣益、共同研討對談的平臺。
2017-02-16
[徵稿啟事]2017年5月5日 第七屆全國研究生歐盟研究論文發表會 (截稿展延至3月27日)
第七屆全國研究生歐盟研究論文發表會
主辦單位:臺灣歐洲聯盟中心
會議時間:2017年5月5日
會議地點:臺灣大學社科院4樓419會議室(台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四段一號(台大校總區頤賢館4樓) 位於台大第二校門(辛亥路及復興南路口))

徵稿啟事
為深化國內歐洲暨歐盟國際研究,臺灣歐洲聯盟中心自2011年起與國內其他大學共同辦理全國研究生歐盟研究論文發表會。今年2017年全國研究生歐盟研究論文發表會將比照往例於五月份舉行,歡迎有意發表之博、碩士班研究生踴躍投稿。

我們在此邀請任何與歐盟相關之論文都歡迎投稿,並鼓勵中華民國國籍或在臺公私立大學正式註冊之博士後、博士生及研究生參與此重要歐盟研究生論文發表會。本次論文發表會亦設有英文場次,中心將推薦優秀博士生論文出席7月於日本九州舉辦的歐盟黃金週研討會。

一、有意發表之博、碩士班研究生請填寫:
(1)報名表
(2)500字以內摘要(含關鍵字,英文場次請提供英文摘要),於2017年3月27日(一)前以電子郵件將資料傳送至臺灣歐洲聯盟中心信箱(ntueutw@ntu.edu.tw),請於郵件主旨填上「投稿第七屆全國研究生歐盟研究論文發表會」,以利相關彙整作業。

二、本次會議恕不接受已發表或師生合著之論文,中心將於3月31日(五)於中心網頁公布入選文章並以電子郵件通知結果;經初審通過者,請於5月1日(一)前繳交篇幅在20頁以內之論文,逾期繳交者,本會將不編排印製,請自行印製攜帶與會。論文格式請參照臺灣歐洲聯盟研究叢書【格式範本】。

三、聯絡方式
臺灣歐洲聯盟中心陳彥伃組長
電話:(02) 2365-3457;電子郵件:ntueutw@ntu.edu.tw
2016-12-05
[報導] 2016年11月26日臺灣歐洲文化論壇「設計與歐洲城市觀光發展」點亮城市願景
臺灣歐洲文化論壇「設計與歐洲城市觀光發展」點亮城市願景

(文:高鉦翔) 第五屆台灣歐洲文化論壇「設計與歐洲城市觀光發展」於11月26日假華山文創園區舉行,點亮城市規劃新願景。這是歐洲文化論壇自2014年以來舉辦的第五次論壇,結合「2016年世界設計之都」(2016 World Design Capital) 主題,共思「社會設計」的概念與理想如何打造一個智慧的城市、健康的城市、解決問題的城市。本次論壇的亮點之一是國立臺灣大學系統三校聯盟結合歐盟中心共同舉辦。三校國際長張淑英、游光昭、歐昱辰等三位教授均蒞臨致詞。論壇召集人張淑英國際長也特別強調:希望未來在國立臺灣大學、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和國立臺灣科技大學三校聯盟的努力下,能夠每一季都推出一場論壇,每場由不同主持人規劃、廣邀專家學者集思參與,讓歐洲文化論壇成為大家智識生活涵養的必需品。這次論壇也因有 200多位民眾熱情參與,足見論壇的品質、參與度、內容討論越來越精采,越來越雋永有趣,觀眾的力量敦促論壇能夠不斷進步成長。

此次歐洲文化論壇由師大文化觀光研究所劉以德教授負責,邀請來自法國昂傑大學的Jean-René Morice和英國倫敦西敏大學的Nancy Stevenson兩位教授,分享設計與都市觀光的創新概念與新願景。昂傑大學副校長暨觀光學院Morice教授以法國南特(Nantes)為例,解析這個城市如何在1970年代沒落到1990年代興起,並提到了三個很重要的因素,分別為文化及創意、地方政府發展地方特色、以及在地人集體構思的付出。透過南特 (Nantes) 的例子讓我們可以了解藝術創作和文化是一個城市發展觀光的重要因素,透過國際級的設計師與在地概念的連結,創造出獨一無二的藝術品是讓南特可以成功的重要因素。西敏大學觀光研究中心副教授暨國際事務主任Stevenson教授則是以倫敦為例,提出都市設計中對於觀光客三個重要的因素,分別為美麗的都市全景與標誌性建築物、清楚便利的路徑、廣場與公園的空間設置。她也提出2012年倫敦奧林匹克公園及周圍環境設施的案例,說明倫敦如何運用上述三要件為藍圖來規劃,藉地緣便利,佐以設計美學而成功塑造極具新意的奧林匹克公園。透過這個案例,我們可以了解發展城市觀光要從觀光客的角度出發,以觀光客的視野和需求設身處地思量,才能真正發展在地國際化、國際在地化的文化觀光。

活動最後階段特別安排演講人、講評人Q&A對談。貴客遠道而來,熱情聽眾心有戚戚焉,深有共鳴,紛紛針對講者所說的內容提出各種不同的問題,內容包含建築與環境、南特城市發展的硬體設計與南特影展的軟實力互動關係; 美國大選、法國大選、英國脫歐等許多意料外的國際情勢和國內政局,是否得以繼續善用地方的力量、政府的政策持續支持所謂的文化、觀光、城鄉設計、建築本體的理想,以及如何永續發展等等與民眾每日生活息息相關的問題。
最後,活動在精采的對答中結束。兩位用心的觀眾,答對兩位講者發問的問題,獲贈《歐洲聯盟文化政策之脈絡與實踐》學術專書。臺灣歐洲文化論壇 2017 春天再會。
2016-11-30
2016年12月1-20日《歐洲兒權展:波蘭經驗》 ,歡迎踴躍參觀
「整個現代的教育方式,都在渴求孩子當一個方便的孩子。它一步步按部就班地催眠、壓制、用強硬的手段毀滅孩子內心的自由和意志,他堅毅的靈魂,以及他渴求和企圖的力量。」
-
雅努什‧柯札克(Janusz Korczak),醫生、作家、哲學家、作者以及教育家,以推廣兒童權利先驅的身分為世人所知。在他的作品《如何愛孩子》於台灣出版後,其教育理念感動了無數讀者。

因為他的精神與許多人的努力,1989年,聯合國通過《兒童權利公約》。至此,兒童的權利終於能受到明確的保障。

而十二月在臺大,也有一系列關於兒童權利的活動!
-
12月1日中午12點,《歐洲兒權展:波蘭經驗》在臺大圖書館日然廳開場,包括譯者林蔚昀介紹《如何愛孩子》一書,用最清楚的方式,帶你理解‧柯札克的理念。
  
同一天下午一點,臺波雙方兒權維護研討會,在臺大法律學院霖澤館,邀請波蘭兒童人權監察使馬雷克‧米哈拉克先生,並由中央研究院法律學研究所研究員廖福特先生主持,與我們分享守護兒童權利的心得。

另外還有《兒童權利公約》新書發表會,一系列的活動等你參與!
-
12月1日到12月20日,相約在臺大!
-
詳細資訊:
  http://bit.ly/2fkhjrp
  現在立刻報名:
  研討會:https://goo.gl/forms/ZgqyUOVilAE8FJ542
  展覽: https://goo.gl/forms/nZ5NynxJiXOc0VzW2
2016-11-25
2016年11月29日第四屆臺灣歐盟科技與環境論壇,歡迎報名參加
臺灣歐盟環境與科技論壇
臺灣歐洲聯盟中心於2009年5月成立後,即致力推動臺灣的歐盟教學研究,促進臺灣與歐盟的學術交流和民間往來,尤其希望能夠擴大臺灣與歐盟的科研合作、臺灣科學界參與歐盟的「Horizon 2020」科研計畫。

臺灣歐洲聯盟中心與科技部國家實驗研究院自2015年起每半年在全臺與不同科研領域頂尖機構共同舉行「臺灣歐盟環境與科技論壇」(EUTW Forum on Environment and Science),本論壇邀請國內學界和產業界的科技菁英,就臺歐科技合作的特定議題交流討論,期能結合國內科技的產官學界,擴大對歐科技交流合作,進一步參與歐盟的Horizon 2020科研計畫,達到提升臺灣科研水準和壯大科技產業的目的。

歷屆主題如下
2015年4月13日第一屆臺灣歐盟環境與科技論壇:「水土保持及資源回收」
2015年11月23日第二屆臺灣歐盟環境與科技論壇:「智慧城市」
2016年5月31日第三屆臺灣歐盟環境與科技論壇:「5G科技」

第四屆臺灣歐盟科技與環境論壇
時間:2016年11月29日(二)
地點:台北世貿南港展覽館
線上報名:http://eutw.org.tw/info-news_02_com.php?DB_MesID=1083
主辦單位:臺灣歐洲聯盟中心European Union Centre in Taiwan、國立臺灣大學歐盟卓越中心EU Centre of Excellence,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歐盟科研架構國家聯絡據點-台灣辦公室EU H2020 National Contact Point、臺大先進公共運輸研究中心 Advanced Public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Center

協辦單位:
中華智慧運輸協會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ociety of Taiwan)
遠通電收股份有限公司 (Far Eastern Electronic Toll Collection Co, Ltd)


13:00~13:30
報到Registration

13:30-13:45
開幕式Opening Ceremony
貴賓致詞 Opening Address

13:45~15:00 應用智慧交通推動永續發展
ITS for Sustainability 主持人(Moderator):
國立成功大學交通管理科學系 魏健宏教授
Louis Wei, Professor, Dept. of Transportation and Communication Management Science, National Cheng Kung University

主講人(Speakers):
1. 臺大教授、中華智慧運輸協會 張學孔副理事長
S. K. Jason Chang, Vice President, ITS, Taiwan / Professor, Dept. of Civil Engineering,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2. Ulf Eriksson, Traffic Consultant, Trivector AB, Sweden; Project Officer, PASTA, EU

3. 工業研究院資通所車載資通訊與控制系統組 蔣村杰組長
Dr. Tsun Chieh Chiang, Division Director, Division for Telematics & Vehicular Control System, ICL/ITRI

與談人(Panelists)
1. 智慧城市股份有限公司 焦國安董事長
James Chiao, Chairman & CEO, Smart City Consulting Co., Ltd.
2. 交通部運輸研究所運輸資訊組 陳其華 組長
Chi-Hwa Chen, Director, Institute of Transportation, MOTC, Taiwan
15:00~15:30 茶敘 Tea Time 團體合影 Group Photo
15:30~17:00 大數據和智慧交通
Big Data and ITS 主持人(Moderator):
資拓宏宇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蕭偉政副總經理
Mark Wei-Cheng Hsiao, Vice President, International Integrated Systems, Inc.

主講人(Speakers):
1. Vincent Blervaque, Managing Director, BLERVAQUE Sprl; Former Director of Development and Deployment, ERTICO (ITS Europe)

2. 美國華盛頓大學土木環境工程學系 王印海教授
Yinhai Wang, Professor, Dept. of Civil &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Seattle, USA

3. 創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闕嘉宏執行長
Charles Chueh, CEO, Big Data Innovation Inc.

與談人(Panelists)
1. 交通部管理資訊中心 王穆衡主任
Mu-Heng Wang, Director General, Information Management Center, Ministry of Transport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aiwan
2. 資策會智慧網通系統研究所 馮明惠所長
Ming-Whei Feng, Director General, Smart Network Systems Institute, Institute for Information Industry
3. 國立成功大學交通管理科學系 魏健宏教授
Louis Wei, Professor, Dept. of Transportation and Communication Management Science, National Cheng Kung University
4. Representative of Thales Group, France (T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