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稿

臺灣歐洲文化論壇暨臺灣歐盟中心成立五周年「 眼睛與焦距之間:歐洲電影怎麼看」

2014年5月23日於臺北紅館所舉辦的「臺灣歐洲文化論壇—眼睛與焦距之間,歐洲電影怎麼看」,是由臺灣歐盟中心、臺灣大學外文系歐語學群、臺灣大學國際事務處、中德文經協會以及臺北紅館聯合主辦, 希冀在已行之有年的社會科學領域的歐盟研究論壇之外, 另闢人文、藝術、語言學等面向,並期待能夠開展研究之廣度至音樂、文化遺產、文化觀光、展演、教育…等領域,增加臺灣歐語界的學術激盪,以及促進與歐洲駐臺文化單位的交流與互動。

今年適逢臺灣歐盟中心成立五周年,在歡慶其成長茁壯之餘,搭配中歐電影節全省巡迴放映活動,同時在外文系歐語學群老師群策群力下,成立「臺灣歐洲文化論壇」。本論壇活動邀請三位學術界學者演講,讓一般民眾參與一場結合學術與趣味的文化饗宴,這也是首次的學界、文化界與官方跨界合作,對於搭起歐洲語言與文化在實務上對話的橋樑,格外具意義。

本次臺灣歐洲文化論壇於5月23日上午10點開始舉行,首先由本校校長楊泮池、歐盟經貿辦事處婁薇琪副處長(Viktoria Lövenberg)以及臺灣歐盟中心主任蘇宏達教授分別致詞。此外,活動非常榮幸邀請到多位歐洲駐臺代表蒞臨,包括匈牙利的雷文德代表(Levente Székely)、捷克的葛華德代表(Juraj Koudelka)、西班牙的任博瀚代表(Borja Rengifo)與芬蘭的傅凱代表(Kaj Forsell)。臺灣大學張淑英國際長、中德文經協會韓宜靜理事長與臺北紅館黃寤蘭執行長亦為策畫與推動本次活動的靈魂人物。在上述嘉賓共同主持完剪綵儀式後活動正式開始。

論壇主題「眼睛與焦距之間:歐洲電影怎麼看」由張淑英教授主持,她提到成立論壇的主旨乃鑑於臺灣大學每年已有2600名歐語修課生,同時承襲楊校長所推動的大學的社會責任,因此將文化論壇帶出校園,與華山文創園區臺北紅館合作,盼望結合臺灣所有歐語學者與相關領域的專家、業餘、愛好者,一起探索深耕歐洲文化的底蘊。

此次論壇邀請政治大學廣電系陳儒修教授、臺灣藝術大學電影系吳珮慈副教授、文藻外語大學西班牙文學系林震宇副教授,分別擔任三個主題的主講人。首先,陳儒修以「中歐電影密碼」為主軸,從中歐影展中挑選了三部匈牙利、波蘭與捷克的電影(《舞向死亡的少女》、《希望之子》、《復活四人組》),將上個世紀共產國家人民經歷的意識形態扭轉、接受、對抗,乃至於伴隨時代變遷,在歐洲柏林圍牆倒塌後走向資本主義的思維轉變,將歷史的脈絡以電影視覺畫面解析呈現。活動開幕片匈牙利的《舞向死亡的少女》描述兩位皆為舞者的兄弟,一位選擇留下來效忠共產黨,另一位選擇投向自由世界的懷抱,在經歷過二十年分離後的重逢,彼此除了意識形態差異外,更因家庭、愛情等因素造成扞格衝擊,然最後拋棄個人成見,團結共舞,成功展演。

吳珮慈則以「歐洲電影的美學與產業概說」為題,將整個歐洲影業的發展,以迄於現代近百年的電影工業、影評、影史鉅細靡遺解析,同時對於歐洲電影與好萊塢電影的異質處提出鞭辟入裡的對照區隔。一般恆常以「歐洲電影」的集合名詞來界定其視覺藝術,吳珮慈則一一枚舉,彰顯每單一國家的電影特色。然而,獨特性之外,吳珮慈認為歐洲電影之間仍有許多共通性,因此仍舊可以一同討論。

林震宇以「欲望萬歲」為題,討論西班牙大導演阿莫多瓦(Pedro Almodóvar)的電影, 並對中歐影展的另一部匈牙利影片《我太太、我情人、我女友》的女性情慾進行解析。首先林陣震宇介紹阿莫多瓦的成長背景以及歷年來具代表性的電影,並分析一九八O年代西班牙政治轉型帶動的社會文化變革,即所謂的新浪潮(La Movida),對阿莫多瓦其後作品的議題偏好所產生的影響。爾後九O年代以性解放為訴求,以及其他前衛性的構想讓臺灣片商對於大導演的電影命名總是脫離不了一個「慾」字。

論壇進行約兩個小時,而後與會貴賓一同享用自助餐午宴,同時由臺灣大學管弦樂團帶來表演,讓大家能在優美旋律中延續論壇的討論。接下來由匈牙利雷文德代表進行電影《舞向死亡的少女》之導讀,最後活動在一百分鐘的電影播放中畫下完美句點。本次臺灣歐洲文化論壇結合中歐影展電影的播放是在臺灣歐盟中心框架之下將研究觸角伸入歐洲的語言、藝術、文化,是個全新的嘗試,而首次集結跨領域學界的力量所舉辦的論壇,有超過一百五十位觀眾參與,相信已對於日後的活動策畫與舉辦注入了強心針。誠如主持人張淑英所言:希冀這個活動可以拋磚引玉,促成跨文化對談,讓臺灣的本土與歐洲背景的學者彼此反思與學習,集思集氣,一起彰顯東/西(臺/歐)文化的特色與異同,並且能夠敦促文化的發展「讓邊緣走向核心,讓核心關懷邊緣」。

資料來源:臺大校訊

相關連結及下載